使用 Grafana+collectd+InfluxDB 打造现代监控系统

  • 使用 Grafana+collectd+InfluxDB 打造现代监控系统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Linux

想打造 New Relic 那样漂亮的实时监控系统我们只需要 InfluxDB/collectd/Grafana 这三个工具,这三个工具的关系是这样的:

采集数据(collectd)-> 存储数据(InfluxDB) -> 显示数据(Grafana)。

  • InfluxDB 是 Go 语言开发的一个开源分布式时序数据库,非常适合存储指标、事件、分析等数据,看版本号(v0.8.8)就知道这个项目还很年轻;
  • collectd 就不用介绍了吧,C 语言写的一个系统性能采集工具;
  • Grafana 是纯 Javascript 开发的前端工具,用于访问 InfluxDB,自定义报表、显示图表等。

下面的安装和配置步骤在 Ubuntu 14.04 Server 64bit 版上完成。升级整个系统后重启:

安装 InfluxDB

InfluxDB 是 Go 写的,不依赖任何其他包或库,很干净。安装很容易:

启动 InfluxDB:

启动后打开 web 管理界面 http://192.168.2.183:8083/ 默认用户名和密码是 root 和 root. InfluxDB 的 Web 管理界面端口是 8083,HTTP API 监听端口是 8086,如果需要更改这些默认设定,修改 InfluxDB 的配置文件重启就可以了。

在刚安装好的 InfluxDB 上创建一个名为 collectd 的数据库,可以用命令行创建,也可以用 Web 管理界面操作:

安装 collectd

安装 collectd:

配置 collectd 为客户端,收集到数据后直接发给 InfluxDB:

重启 collectd:

InfluxDB 现在自带一个 collectd 插件来获取 collectd 客户端发来的数据,以前可没这么方便哦,0.8.4 版本以前只能通过 influxdb-collectd-proxy 这样的第三方程序来连接 collectd 和 InfluxDB. 如果你检查一下服务器上打开的端口就会发现 influxdb 插件启动了一个 25826 端口,如果发现 InfluxDB 数据库里没有(收集到)数据,务必检查这个 25826 端口是否正常启动了:

InfluxDB 自带的 collectd 插件默认是关闭的,需要手动配置打开 enabled = true,并填上 database = “collectd” 这一行,这里的 “collectd” 就是我们上面创建的那个数据库,更改配置后记得重启 InfluxDB:

现在 InfluxDB 已经准备好接受和处理 collectd 传来的数据了。用命令行或者 Web 管理界面验证一下数据库里是否有数据:

安装 Grafana

下载 grafana 后解压发到 web 服务器上就可用。这里省去配置 Nginx/Apache 之类的麻烦,直接用最简单的 Web 服务器 python -m SimpleHTTPServer 驱动:

用浏览器访问 Grafana,这里的默认端口是 8000:

Troubleshooting

下面有多个网友评论提到修改配置文件后端口 25826 也无法起来的问题,和 influxdb 启动时候使用的是哪个配置文件有关,用 ps aux | grep influxdb 可以看到当前 influxdb 使用的是哪个配置文件:

两个配置文件 /opt/influxdb/current/config.toml 和 /opt/influxdb/shared/config.toml 的确很坑爹~

weinxin
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关注运维生存时间公众号,获取最新技术文章~